MoneyDJ新聞 2025-07-30 10:53:49 記者 萬惠雯 報導
隨著全球供應鏈重組浪潮持續推進,東南亞地區憑藉其地緣優勢與政策利多,儼然成為全球電路板製造的戰略重鎮,尤以泰國、越南與馬來西亞三國為主,然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指出,三國擁不同優勢,但東南亞PCB產業同時業面臨製造能量不足、人才短缺與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諸多挑戰,PCB廠佈局東南亞仍有變局。
TPCA表示,以PCB產業最多佈局的泰國來說,當地得益於本地電子產業鏈基礎成熟與外資持續投資,特別是在硬板製造領域逐步建立中高階產能。雖然目前泰國仍為PCB淨進口國,且貿易逆差持續擴大,反映本地產能尚未完全滿足電子產業快速成長的需求,預期泰國在台灣與大陸PCB大廠投資陸續到位下,其在東南亞區域供應鏈中協作功能將日益凸顯。
在企業布局方面,台資與中資廠商普遍以風險分散與中高階產品產能升級為主軸,應用涵蓋伺服器、車用電子與通訊設備等領域;日系業者則聚焦於高階車用電子市場,強化技術深度與品質優勢。但TPCA也提醒,後續仍須關注泰國在國際貿易賽局中,對外商投資政策的對策調整的影響。
而在越南市場,越南近年快速躍升為全球電子重鎮,吸引包括三星在內的國際大廠深度布局,建立起龐大的組裝製造產業聚落。然而,上游PCB供應能力明顯不足,導致越南成為對PCB進口依賴度最高的國家。
儘管前景可期,但TPCA認為,越南產業發展仍受限於基礎設施瓶頸,特別是電力供應不足與限電風險。為強化能源穩定性,政府已於2025年啟動「PDP8國家電力發展計畫」,計畫大幅提升再生能源比例,並規劃將核能納入長期供應架構,以支撐未來電子製造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相較於泰國與越南,馬來西亞則長期以來為東南亞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基地,擁有完整的IC封裝測試能力與成熟的製造設備體系。出口市場除中國大陸外,亦穩定向新加坡與泰國供貨,使馬來西亞具備承接高階PCB應用、特別是載板製造的戰略潛力。
TPCA表示,馬來西亞儘管目前仍為PCB淨進口國,自製能量尚不足以支應本地龐大的電子產業需求,但馬來西亞政府已積極部署產業升級,自2025年起啟動新一輪半導體投資激勵措施,吸引更多先進製造技術與資本落地,如奧地利大廠AT&S等外資企業已在當地大舉投資,建構先進載板產能,應用涵蓋AI伺服器、通訊設備等高技術領域。
(圖片來源:資料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