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纽约真的选了一个“支持社会主义”的市长

2025 年 11 月,美国最大城市纽约选出了它历史上首位公开自称“民主社会主义者”的市长——Zohran Mamdani。

他不仅是纽约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市长,也可能是这座城市几十年来政治立场最“左”的一任。

他的政纲几乎条条都能触动普通人的神经:

冻结房租:限制租金上涨,防止房东“随意涨价”;

免费公交:市政承担公共交通费用;

城市杂货店:由政府开设平价连锁;

公托、公屋普及:将教育、住房重新定义为“公共权利”;

提高富人税与地产业税:让顶层承担更多财政责任。

这套看似“左得出格”的纲领,其实正击中了纽约的核心矛盾:生活成本高企、贫富悬殊、年轻人“努力无果”。

02彼得·蒂尔早有预言:一封2020年的内部邮件

这场政治转向,其实早在五年前就被硅谷最冷静的资本家看穿。

在 2020 年一封写给 Mark Zuckerberg 的内部邮件中,Peter Thiel 写道:

“当一个人背负太多学贷、买不起房、无法积累资产,他就会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没有‘份额(stake)’。而当一个人没有份额时,他自然会转而反对这个体系。”

Thiel 不是左派,相反他是硅谷资本主义的守护神,但他比任何人更清楚这个系统正在崩出裂缝。

他说的“stake”,用高情商的话说,就是“无恒产者无恒心”。

用我们加密行业的话说,就是套牢共生~

如果年轻人看不到机会、无法持有资产,他们就会转向其他叙事。

2025 年纽约选出的“社会主义市长”,正是这封邮件里的那种反弹。

03路线对立:技术加速主义 vs 社会主义

当下的美国,分裂得不只是政党,更是未来的方向。

一派:技术加速主义(Tech Accelerationism)

代表人物包括 Elon Musk、Peter Thiel、Sam Altman、Marc Andreessen 等人。他们相信科技和资本市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动力,口号是“加速一切”,哪怕要先打破旧制度。

他们认为——政府太慢,选票太笨,只有算力和资本能让人类前进原来,马斯克也是“深圳帮”的。

这帮人按胡适的阶级划分,更多属于“纳税阶级”,善于提高生产力。

另一派:民主社会主义(Democratic Socialism)

以 Bernie Sanders、AOC、Mamdani 等人为代表,强调收入再分配、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平。他们的立场是“修补裂缝”,让系统重新为普通人服务。

这帮人按胡适的阶级划分,纯属“食税阶级”,善于搞分配。

一个在太空造火箭、搞 AGI;一个在地上盖公屋、发托育补贴。这就是美国2020年代的路线分裂。

? 但更有趣的是——彼得·蒂尔已经在“用行动回应他自己的预言”

他在 2020 年那封信里提到,年轻人缺乏资本份额(stake)会反对体系。而现在,他似乎找到了一个新的“stake 机制”——加密货币(crypto)。

想想看:

Thiel 早期重仓 Bitcoin

支持 Founders Fund 投资多家 Web3 与 AI 融合项目,

主张让年轻人“直接持有新体系的份额”,绕过旧金融秩序。

这就是另一种“资本分配逻辑”:如果年轻人买不起房、进不了股市、信不过银行,那就让他们在区块链上拥有 stake。

这不是慈善,而是一种新型政治现实主义。

对蒂尔来说,不分点“stake”出去,整个系统可能被社会主义取代。

但是又舍不得拿出真金白银,最好就是搞出加密货币这种新型资产,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~

04美国撕裂:历史最长关门,是两派拉锯的结果

截至今天,美国政府已停摆 38 天。

表面上看是预算僵局,实际上是技术派与社会派的制度对撞。

共和党内部的“加速派”希望削减开支、放松监管、优先扶持AI和加密;

民主党进步派要求恢复医保补贴、增加教育和公共支出;

白宫两边都有人,但没有人能让这两种未来共存。

于是,政府预算停摆、机构瘫痪、立法冻结——美国的裂痕不再是红与蓝,而是“AI vs Equality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