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盟就土耳其關切申根簽證議題,修改簽證規定及制度之進展
一、土耳其每日晨報(Daily Sabah)頃專文分析及討論歐盟針對土耳其關切申根簽證議題,進行修改規定及制度進展,以及其重要性,重點如次:
(一)歐盟修改申根制度,係象徵土歐盟關係在邁向互惠夥伴、經濟成長及社會流動性方面取得具體進展。長久以來土歐盟關係具其獨特性,且始終存在不平衡。從貿易到外交,雙方合作的每一支柱,皆受到此種不對稱關係所形塑。近年最新挑戰為貨物能迅速跨境,而人員卻需久候簽證。此種不平衡並不僅限於人員流動,也反映於談判過程中,決策常傾向不利於土國。惟歐盟執委會本(2025)年7月15日決定或為現況開始轉變之首個跡象。依據新制,符合資格土國旅客可獲得最長5年效期多次入境申根簽證,從而減少護照能否及時歸還之不確定性。
(二)此外,歐洲因其科技優勢與高品質教育,始終吸引土國人民。惟土國公民所承受經濟負擔極為沉重。僅去(2024)年,土耳其公民就支付9,390萬歐元(約1.094億美元)申根簽證費,其中1,360萬歐元因申請遭拒而成為沉沒成本。若將此延伸至過去15年,土國家庭與企業累計支出已超過7.75億歐元。雖然簽證有效期延長並不能消除費用,惟將可使民眾免於每隔數月就須重複申請申根簽證的累人循環。另隨著簽證便利化到位,出口不僅準備成長同時亦可能觸及新高點,提供土商速度與通行便利,使其在與中國等外國競爭者角逐中佔得優勢。
(三)歐盟修改簽證制度及法規,不僅涉及貿易,教育與觀光領域亦面臨相似障礙。歐盟官方統計顯示,去(2024)年土國公民提交110萬件申根簽證申請,全球排名第2,僅次於中國。儘管需求殷切,拒簽率仍高達14.5%,逾17萬件申請遭拒造成逾1,360萬歐元不可退費損失。這當中包含數千名已獲歐洲大學錄取或Erasmus交換計畫資格土國學生中有部分人因簽證延誤錯失開課、計畫或獎學金期限。觀光數據則清楚揭示不平衡現象。歐盟公民免簽進入土國,且人數屢創新高。根據土國統計局(TUIK)資料,去年土國共接待6,260萬名外籍訪客,創611億美元觀光收入,其中德國遊客超過660萬人。相較之下,2024年土國僅約110至120萬人前往歐盟國家。雖然這對土國經濟來說可能看起來不錯,惟真正夥伴關係應建立在互惠基礎上,而非單向流動。新措施預期將使土國護照持有人更便利在歐旅行。
(四)就如總統艾爾多安與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聯合記者會上所定調一樣,關稅同盟應再次更新,簽證自由化談判也應重啟。現行關稅同盟簽訂於1996年,遠早於網際網路重塑全球貿易時代。數位商務、服務業與政府採購等均未涵蓋,且人員自由流動缺失更勝於其他不足。若完成現代化改版,將可提升土國GDP、開放歐盟服務市場,並使農產品出口近乎倍增。此外,歐洲高層外交官亦承認現行制度存在缺陷。歐盟駐土大使Thomas Ossowski表示,一個北約盟國與歐盟候選國仍面臨此等障礙,既可恥又不可接受。雖此次改革無法立刻消除多年積累不公,惟至少展現雙方願意朝正確方向前進之跡象。本次申根改革不僅是程序上變動,更旨在為簽證自由化、現代化關稅同盟及土歐盟更緊密融合奠定基礎。